產品簡介
4-甲基傘形基-吡喃半乳糖苷(簡稱MUG,CAS號6160-78-7)是一種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價值的合成化合物。作為β-半乳糖苷酶的熒光底物,MUG在酶切反應中釋放出水溶性的藍色熒光香豆素衍生物(4-甲基傘形酮,4-MU),這一特性使其成為檢測酶活性和微生物污染的黃金標準工具之一。以下將從其化學性質、作用機制、應用領域及市場現狀等方面展開詳細探討。
特性機制
4-甲基傘形基-吡喃半乳糖苷的分子式為C??H??O?,分子量為324.32 g/mol,常溫下呈白色至類白色結晶粉末,需避光保存于2-8°C環境中。其核心結構由吡喃半乳糖苷與4-甲基傘形酮通過β-糖苷鍵連接而成。當β-半乳糖苷酶作用于MUG時,特異性切割糖苷鍵,釋放出4-MU。后者在紫外光(約365 nm)激發下發射波長為445 nm的強熒光,熒光強度與酶活性呈正相關,這一特性使得4-甲基傘形基-吡喃半乳糖苷成為高靈敏度定量分析的理想選擇。
β-半乳糖苷酶廣泛分布于大腸桿菌(E. coli)、乳酸菌等微生物中,也存在于哺乳動物細胞的溶酶體內。因此,4-甲基傘形基-吡喃半乳糖苷不僅可用于基礎研究(如基因表達調控中的報告基因系統),還能直接應用于環境監測和食品安全領域。例如,通過檢測水樣中細菌分解4-甲基傘形基-吡喃半乳糖苷產生的熒光信號,可快速評估微生物污染水平,靈敏度可達1 CFU/100 mL。
應用領域
1.微生物檢測
4-甲基傘形基-吡喃半乳糖苷是國際公認的檢測大腸桿菌的指示劑。美國環保署(EPA)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均推薦將其用于飲用水和食品衛生檢測。在標準方法中,4-甲基傘形基-吡喃半乳糖苷常與選擇性培養基(如MI培養基)聯用,通過熒光反應特異性識別大腸桿菌,避免其他菌種的干擾。
2.分子生物學研究
在基因工程中,β-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常作為報告基因插入載體。4-甲基傘形基-吡喃半乳糖苷可通過定量熒光信號反映lacZ的表達效率,幫助研究者優化轉染條件或驗證啟動子活性。例如,在干細胞分化研究中,MUG被用于追蹤特定基因的時空表達模式。
3.臨床診斷與藥物篩選
某些遺傳病(如戈謝病)與β-半乳糖苷酶缺陷相關。4-甲基傘形基-吡喃半乳糖苷可作為底物用于患者酶活性篩查,輔助診斷。此外,在抗感染藥物開發中,MUG高通量篩選模型能快速評估化合物對細菌β-半乳糖苷酶的抑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