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中國科學家將豬肝移植入了人體保持了10天
中國一名50歲的臨床死亡男子成為第一個接受豬肝臟移植的人,這是動物器官移植到人體內的一個里程碑。在征得該男子家人的同意后,研究人員將這只基因工程微型豬的器官縫合到該男子的血管中,并在血管中保存了10天。在西安空軍醫科大學西京醫院領導此次移植手術的外科醫生Dou Kefeng說,今天已經通過手術將其移除。“我們的研究剛剛結束,(移植的)豬肝的顏色和質地基本正常。”
這一過程的目的是測試轉基因豬器官是否有一天可以為醫院提供移植手術。僅在中國,每年就有數十萬人經歷肝功能衰竭,但在2022年,只有大約6000人接受了肝移植。在過去的幾年里,美國的外科醫生已經將豬心臟移植到兩個活著的人身上,并將心臟和腎臟移植到幾個因缺乏大腦功能而被宣布死亡的人身上。
西京醫院外科醫生說,豬肝每天分泌超過30毫升的膽汁,這是肝臟正常運作的一個跡象。
專門研究將動物器官移植到人體內(即異種器官移植)的研究人員渴望了解有關該手術安全性和功能益處的更多細節,并從這項工作中學習。
“這是一項非常令人興奮的研究,”印第安納波利斯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移植研究人員Ping Li說。
這次手術標志著第一次將豬肝移植到人體內。早在今年1月,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移植外科醫生Abraham Shaked領導的一個團隊將一名臨床死亡的人與體外的轉基因豬肝連接起來,這個器官使這個人的血液循環了三天。
領導活人豬心臟移植手術的外科醫生兼研究員Muhammad Mohiuddin說:“這是一個昂貴的過程,但它有巨大的潛力。”
位于中國杭州的啟函生物技術公司正在開發基因編輯豬作為器官來源的首席執行官Luhan Yang說,預計在未來幾年,美國、中國和歐洲將有更多的異種移植用于臨床死亡的人,或者出于同情的原因,用于絕癥患者。
波士頓馬薩諸塞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異種移植免疫學家David Cooper說,中國的這項研究將為豬肝移植是否能讓人存活(哪怕只是幾天)提供重要見解。
長達十天的無排斥記錄
3月10日,西京醫院團隊將一個重達700克的豬肝移植到缺乏認知功能的捐贈者體內。手術耗時約9個小時。捐贈者每天接受免疫抑制藥物治療,他原來的肝臟被保留了下來。
該肝臟來自中國成都克隆器官生物技術公司培育的一只巴馬迷你豬。它包含六種基因修飾。他們使豬細胞表面的三個蛋白質基因失活,并引入三個人類蛋白質基因,以防止供體排斥豬器官。這頭豬是在一個專門的無病原體設施中飼養的,對大約12種病原體進行了陰性檢測,包括豬鏈球菌、2型肺炎支原體和豬巨細胞病毒。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出現器官排斥反應的跡象,肝臟正在分泌膽汁。
研究人員還采集了每日血液樣本和肝臟活檢,并將詳細評估免疫反應、感染風險和肝功能。手術得到了受術者家屬和幾個大學委員會的批準。嚴格按照國家和國際相關規定執行。
謹慎地進行下一步研究
研究人員計劃今年晚些時候在另一個臨床死亡的人身上重復這一過程,下次他們將移除人現有的肝臟。
Mohiuddin指出,盡管臨床死亡的人是評估異種器官移植在活人身上可行性的有用模型,但這種有用性是有限的,因為一旦一個人的大腦停止活動,他們就會經歷激素的變化。他說,目前還不清楚一個沒有認知功能的人靠呼吸機和捐贈的豬器官能維持多久。有記錄的最長病例是兩個月,涉及豬腎移植。
Shaked還質疑豬肝對人類有用是否需要手術。與心臟不同的是,肝臟的主要功能是泵,而肝臟執行許多復雜的任務,這使得肝臟移植尤為困難。豬肝可以發揮肝臟的排毒和廢物處理作用,但沙克德并不認為豬肝能夠產生人類肝臟其他功能所需的大量蛋白質。這意味著,盡管心臟和腎臟異種移植被吹捧為可能的長期器官替代,但肝臟異種移植主要被視為對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短期修復。它們可以使人現有的肝臟再生,例如在酒精或藥物消耗造成損傷后,或者可以在等待人類肝臟捐贈者的過程中贏得時間。因此,Shaked和他的團隊選擇避免手術:他們使用輸血管將外部豬肝連接到接受者身上。
但Dou Dou的團隊的目標是器官替代。他補充說,在一個人身上工作可以讓研究人員收集更多的數據,包括免疫學和生理變化的信息。
來源:nature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