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藥網 市場分析】回看2021年,醫藥健康產業增長迅猛。數據顯示,2021年1-11月,醫藥健康產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增速均實現大幅增長,其中實現營業收入26094.60億元,同比增長18.59%;實現利潤總額高達5403.50億元,同比增長了1.78%。那么,2022年,醫藥健康產業會有著怎樣的發展呢?業內認為,今年該產業景氣度仍有望持續攀升,主要受以下幾個因素的驅動。
一方面,利好政策持續推動醫藥健康產業發展。2021年11月19日,國家藥監局藥審中心發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以下簡稱“指導原則”),其中明確提出未來抗腫瘤藥物的研發從確定研發方向到開展臨床試驗,都應貫徹以臨床需求、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物開發原則。這也意味著,醫藥創新研發將再上一個新臺階,部分分散的、低效的、重復低水平的創新將會被清退,同時倒逼藥企進行真創新。
另外,目前藥品集采已經開展了六批,集采范圍不斷擴大,目前第七批也如箭在弦。集采通過以價換量的原則,將進一步倒逼醫藥產業加快創新升級。根據《“十四五”全民醫療保險規劃》,到2025年,國家和省級藥品集采品種達500個、高值醫用耗材集采品種數量達5類,公立醫院通過省級集采平臺采購品種金額占比達90%、高值耗材采購金額占比達80%。
另一方面,在政策等因素影響下,醫藥行業各細分子行業分化明顯。2021年前11個月,細分行業中的生物制品、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三個板塊營收增長較快,增速分別為39.99%、35.79%和26.75%。另外,CXO、原料藥等子行業景氣度也比較高。展望2022年,業內預計隨著業績波動因素消退,醫藥行業在2022 年 Q1 后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對于2022年的機會,業內比較看好的方向是“創新+全球化”。其中在創新方面,例如,生物醫藥產業上游的設備、耗材、生物試劑及上游原材料市場成長空間廣闊,國產企業有望加速進口替代的步伐,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在全球化方面,包括國產醫療器械、國產創新藥等今年都有望在國際化布局方面再獲新成績。例如在醫療器械領域,以邁瑞醫療、振德醫療等為代表的國產醫療器械企業2020年海外營收占比已經超過70%,隨著國產器械實力的提升和不斷被海外客戶認可,預計相關國產企業的海外營收有望進一步增長。
而在國產創新藥領域,隨著中國制藥企業的創新能力初步得到海外巨頭醫藥企業的認可,國產創新藥正加速通過授權引出到海外上市。根據華海藥業的年報數據,2020 年當年中國企業獲批 ANDA 數量達到96個,相比2011年的10 個左右已大幅增長。業內預計,隨著今年更多國產藥出口海外,將為相關企業帶來較大的市場機會。另外,受利好政策等多重因素推動,CRO和 CDMO 訂單也將繼續轉移中國。數據顯示,2020 年中國整體 CRO 市場約為 522 億元,預計到2025 年將達到 1583 億,五年 CAGR 為 26%。
文章鏈接:制藥網 https://www.zyzhan.com/news/detail/83632.html